【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欣赏管弦乐曲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课,教学内容为欣赏管弦乐曲《狮王进行曲》。该作品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斯创作的《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一首经典作品,以其生动形象的旋律和鲜明的节奏感深受儿童喜爱。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了解《狮王进行曲》的基本背景及作者信息。
- 能够听辨出乐曲中的节奏变化和乐器音色特点。
- 学会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或打击乐器表现乐曲的情绪。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聆听、模仿、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 结合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的听觉体验与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其欣赏音乐的能力。
- 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中“狮子”形象的威武与雄壮,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感知乐曲的节奏与情绪变化,理解“狮王”的形象。
- 难点:能用语言或动作表达对乐曲的感受,区分不同乐器的表现力。
四、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含《狮王进行曲》音频、动画片段)
- 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等)
- 动物图片或头饰(用于情境创设)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动物在森林里最厉害?”
- 引导学生说出“狮子”,并展示狮子的图片或视频。
- 提问:“如果有一首音乐表现狮子走路的样子,你觉得它会是什么样的?”
-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非常有趣的乐曲——《狮王进行曲》。”
2. 初步聆听与感受(8分钟)
- 播放《狮王进行曲》完整片段,让学生闭眼聆听。
-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 鼓励学生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如“威风、有力、有节奏感”等。
3. 分段欣赏与分析(10分钟)
- 分段播放乐曲,每一段后进行简单讲解:
- 节奏稳健,仿佛狮子迈着沉重的步伐走来。
- 节奏加快,表现出狮子的威猛与自信。
- 第三段:旋律重复,节奏稳定,仿佛狮子在巡视领地。
- 引导学生注意乐器的使用(如定音鼓、小提琴等),感受不同音色带来的效果。
4. 情境表演与互动(10分钟)
- 分组活动:学生戴上狮子头饰,模仿狮子走路、吼叫等动作。
- 听音乐时,学生根据节奏做出相应动作,如踏步、摇摆、拍手等。
- 教师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配合音乐节奏,增强参与感。
5. 总结与拓展(7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与形象之间的联系。
- 提问:“你最喜欢乐曲中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 布置课后任务:回家后可以向家人介绍这首乐曲,并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狮子的形象。
六、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听、说、动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节奏的引导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七、板书设计
```
《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
——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上册第6课
一、听音乐,感受情绪
二、分段欣赏,了解结构
三、模仿动作,表现形象
四、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
八、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学生参与度、语言表达和动作表现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继续探索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