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固体废弃物处置》课程教学大纲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固体废弃物处置》课程教学大纲,蹲一个热心人,求不嫌弃我笨!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6 16:45:58

《固体废弃物处置》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分类、处理与处置技术,培养学生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实际应用方法。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固体废弃物处置》

课程代码:XXX-XXXXX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学时安排:总学时 48 学时(理论 32 学时 + 实验 16 学时)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生态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等

先修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化学、水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负责人:XXX 教授

二、课程目标

1. 理解固体废弃物的定义、分类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掌握固体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理与最终处置的基本流程;

3. 熟悉常见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技术;

4.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固体废物问题的能力;

5. 提高学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

1. 绪论(4 学时)

- 固体废弃物的定义与分类

- 固体废弃物的产生与社会影响

- 国内外固体废弃物管理现状

2. 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运输(4 学时)

- 收集系统的组成与设计原则

- 运输方式的选择与优化

- 垃圾压缩与转运站的设置

3. 固体废弃物的预处理技术(6 学时)

- 分选技术(机械、人工、磁选、风选等)

- 破碎与压实技术

- 脱水与干燥处理

4. 固体废弃物的物理处理方法(6 学时)

- 筛分、破碎、压实、固化等技术原理与应用

- 热处理技术简介(如焚烧、热解等)

5. 化学处理与稳定化技术(6 学时)

- 化学中和、沉淀、氧化还原等方法

- 重金属稳定化处理

- 危险废物的化学处理案例分析

6. 生物处理技术(6 学时)

- 堆肥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

- 污泥厌氧消化与沼气利用

- 生物修复与有机固废降解

7. 固体废弃物的最终处置(6 学时)

- 填埋场的设计与运行管理

- 安全填埋与渗滤液处理

-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标准与规范

8. 固体废弃物资源化与再利用(4 学时)

- 回收利用与再生资源开发

-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

- 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四、实验与实践环节

1. 实验项目:

- 固体废弃物的成分分析

- 垃圾分选实验

- 堆肥过程模拟实验

- 渗滤液水质检测

2. 实践环节:

- 参观当地垃圾处理厂或填埋场

- 社区垃圾分类调研与报告撰写

- 固体废物处理方案设计与汇报

五、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2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 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50%):综合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六、教材与参考资料

1. 教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XXX 编著,XX 出版社

2. 参考书:《固体废物管理与处理技术》,XXX 编著,XX 出版社

3. 相关期刊与文献:《环境科学学报》《中国环境科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

七、课程特色与教学改革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与社会实践。同时引入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综合素质。

八、结语

《固体废弃物处置》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为未来从事环保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