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屠敦者,洛阳人也。少好学,家贫而志坚,尝以竹简为书,夜则燃薪以读。其性淳厚,不慕荣利,惟求学问之精。
时有豪富之家,得古鼎一,形制古朴,纹饰精美,世所罕见。遂以重金购之,置诸堂上,以为珍宝。每有宾客至,必引之观之,夸耀其贵。
申屠敦闻之,心甚羡焉。一日,往观其鼎,见其器物虽美,然铭文模糊,不知其年代。遂问主人曰:“此鼎何人所铸?可识其文?”主人笑而不答,意甚自得。
后有好事者,携鼎至京师,访名士辨之。名士视之良久,曰:“此鼎非周之旧物,乃近世仿制耳。”众皆哗然,始知其伪。
申屠敦闻之,叹曰:“世人多慕虚名,而不知真伪。若无真才实学,徒以华饰炫人,终将为人所笑。”
此事传于乡里,人皆敬之,以其能明辨是非,不为浮华所惑。
译文:
申屠敦是洛阳人,年少时勤奋好学,虽然家境贫寒,但志向坚定,常常用竹简写字,夜晚点燃柴火来读书。他性格淳朴,不追求荣华富贵,只追求学问的精深。
当时有一位富豪,得到一只古鼎,形状古朴,花纹精美,世间罕见。于是用重金买下,放在厅堂中,当作珍宝。每当有客人来访,必定带他们去看,并炫耀它的珍贵。
申屠敦听说后,心中十分羡慕。一天,他前去观看这只鼎,发现虽然器物精美,但铭文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年代。便问主人:“这只鼎是谁铸造的?能认出上面的文字吗?”主人笑着不回答,神情得意。
后来有好事的人带着鼎到京城,请有名望的学者鉴定。学者仔细看了很久,说:“这鼎并非周代的旧物,而是近代仿制的。”众人一片哗然,才知道它原来是假的。
申屠敦听说后,感叹道:“世人大多追求虚名,却不知道真假。如果没有真正的才能和学识,只靠华丽的外表来炫耀别人,最终会被人们嘲笑。”
这件事在乡里传开后,人们都尊敬他,因为他能够明辨是非,不被浮华所迷惑。
赏析:
本文通过申屠敦与“伪鼎”之间的故事,揭示了“真才实学”与“虚荣浮华”的对比。文章语言简洁,寓意深刻,适合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训练。文中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合理,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