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认识“比、尾、巴”等生字,会写“比、尾、巴”三个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 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尾巴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生字卡片、动物图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动物尾巴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教师出示各种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动物的名字。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作用吗?”引导学生回答。
3.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动物尾巴的文章——《比尾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老师同学。
2. 教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
3. 教师提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大意。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第一段
(1)教师领读第一段,强调“谁的尾巴长?”中的“谁”字。
(2)提问:“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引导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这段话告诉我们猴子、兔子、松鼠等动物都有尾巴。”
2. 学习第二段
(1)教师领读第二段,强调“谁的尾巴短?”中的“短”字。
(2)提问:“这段话又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引导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这段话告诉我们公鸡、鸭子、孔雀等动物也有尾巴。”
3. 学习第三段
(1)教师领读第三段,强调“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中的“好像”二字。
(2)提问:“这段话中提到了哪些动物?”引导学生回答。
(3)教师总结:“这段话提到了松鼠,它的尾巴像一把伞,可以用来遮阳避雨。”
四、巩固练习,加深记忆
1. 游戏环节:教师出示动物图片,让学生抢答“谁的尾巴怎么样?”
2. 朗读比赛:分小组进行朗读比赛,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3. 写字指导:教师示范书写“比、尾、巴”三个字,学生跟着书空练习。
五、拓展延伸,激发兴趣
1.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有特别的作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2. 教师总结:“动物的尾巴不仅美观,还具有很多实用功能。希望大家以后多观察身边的小动物,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识。”
六、布置作业
1. 把课文背给家长听。
2. 查找更多关于动物尾巴的故事或知识,下节课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
《比尾巴》
谁的尾巴长?——猴子、兔子、松鼠
谁的尾巴短?——公鸡、鸭子、孔雀
谁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松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