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以及断句

2025-11-15 08:28:48

问题描述: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以及断句,急!求解答,求别无视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15 08:28:48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以及断句】一、文章总结

《郑板桥开仓济民》是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郑板桥在任江苏知县期间,面对灾荒年景,果断开仓放粮、赈济百姓的感人故事。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郑板桥体恤民情、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他“民为邦本”的思想。

本文以文言文形式记载了郑板桥在饥荒中不顾上级命令,毅然决定开仓济民的事迹,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二、原文与断句

原文 断句
郑板桥知山东潍县 郑板桥 / 知 / 山东 / 潍县
时大旱 时 / 大旱
民饥 民 / 饥
板桥曰 板桥 / 曰
仓粟可发 仓 / 粟 / 可 / 发
吾当请于上 吾 / 当 / 请 / 于 / 上
上不许 上 / 不 / 许
板桥遂开仓 板桥 / 遂 / 开仓
济民 济 / 民
民皆感德 民 / 皆 / 感德

三、文言文翻译

原文 翻译
郑板桥知山东潍县 郑板桥担任山东潍县的知县
时大旱 当时遇到了严重的干旱
民饥 百姓饥饿难耐
板桥曰 郑板桥说
仓粟可发 库里的粮食可以发放
吾当请于上 我应当向上级请示
上不许 上级不允许
板桥遂开仓 郑板桥于是打开粮仓
济民 救济百姓
民皆感德 百姓都感激他的恩德

四、内容分析

郑板桥在面对灾荒时,没有等待上级批复,而是果断采取行动,体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这种行为虽然违反了当时的官场规矩,但却赢得了百姓的衷心爱戴。文章通过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有担当、有仁心的地方官员形象。

五、总结表格

项目 内容
文章标题 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以及断句
作者 清代文人(非明确作者)
背景 清代,潍县发生大旱,百姓饥荒
主题 郑板桥为民请命、开仓济民
语言风格 文言文,简洁有力
核心思想 为民做主、体恤百姓
历史意义 展现古代清官风范,弘扬仁政理念

如需进一步拓展阅读或了解郑板桥其他事迹,可参考其诗文集《板桥全集》或相关历史文献。

以上就是【郑板桥开仓济民文言文翻译以及断句】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