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在高考录取过程中,考生和家长经常会听到“征集志愿”这个词。那么,“征集志愿”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在录取流程中起到什么作用?本文将从定义、适用情况、操作方式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什么是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某些批次或院校因未完成招生计划,由省级教育考试院(或招生办公室)统一组织,面向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的二次填报志愿机会。简单来说,就是“补录”的一种形式。
征集志愿通常出现在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高职(专科)批等批次中,具体时间根据各省每年的招生安排有所不同。
二、哪些情况下会启动征集志愿?
| 情况类型 | 说明 |
| 院校未招满 | 某些学校因报考人数不足,未能完成招生计划 |
| 考生退档 | 考生被录取后主动放弃,导致名额空缺 |
| 专业冷门 | 某些专业因报考热度低,出现缺额 |
| 临时调整 | 部分高校因政策调整,需重新补录 |
三、征集志愿如何填报?
1. 关注通知:考生应密切关注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公告,了解征集志愿的时间、可选院校及专业。
2. 登录系统: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或指定平台进行填报。
3. 选择志愿:根据自身分数和兴趣,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
4. 确认提交:提交后不可修改,务必仔细核对信息。
> 注意:征集志愿一般只有一次填报机会,且部分院校可能要求分数达到一定标准,考生需谨慎选择。
四、征集志愿与正常志愿的区别
| 项目 | 正常志愿 | 征集志愿 |
| 填报时间 | 高考后第一时间填报 | 录取结束后、正式录取前 |
| 填报对象 | 所有未被录取的考生 | 仅限未被录取的考生 |
| 可选院校 | 全部可报考的院校 | 仅限缺额院校 |
| 填报次数 | 一般为1次 | 一般为1次(部分省可能有两次) |
五、征集志愿的意义
- 增加录取机会:对于分数接近批次线但未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是最后的机会。
- 缓解招生压力:帮助高校完成招生计划,避免资源浪费。
- 优化志愿结构:让考生有机会调整志愿,提高录取成功率。
总结:
“征集志愿”是高考录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对那些分数略低于预期但仍有希望被录取的考生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机会。考生应积极关注相关信息,合理填报,争取实现自己的升学目标。
| 项目 | 内容 |
| 标题 |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 |
| 定义 | 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时,面向未录取考生进行的二次志愿填报 |
| 适用情况 | 院校未招满、考生退档、专业冷门、政策调整等 |
| 填报方式 | 登录省级教育考试院官网,按提示填报 |
| 时间 | 通常在正常录取结束后、正式录取前 |
| 重要性 | 提供再次录取机会,缓解招生压力 |
以上就是【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