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色俱厉的意思解释】“声色俱厉”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在说话或表达时语气严厉、态度强硬,甚至带有威胁性。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声音和脸色”都表现出极度的严肃或愤怒,多用于描述某人对他人进行严厉批评或训斥的情景。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声色俱厉 |
| 拼音 | shēng sè jù lì |
| 释义 | 声音和脸色都显得非常严厉,形容人说话或态度极其严肃、凶狠。 |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其言声色俱厉,如临大敌。” |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在生气、愤怒或严厉训斥时的表现。 |
| 近义词 | 声泪俱下(感情强烈)、怒发冲冠、怒不可遏 |
| 反义词 | 温和可亲、和颜悦色、柔声细语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教师批评学生 | “老师声色俱厉地批评了他上课不专心的行为。” |
| 上司训斥下属 | “老板声色俱厉地指出部门近期工作中的问题。” |
| 父母责备孩子 | “父亲声色俱厉地问孩子为什么没完成作业。” |
三、注意事项
- “声色俱厉”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在轻松或亲密关系中使用,以免造成误解或伤害。
- 此成语通常带有负面色彩,表示一种较为强烈的指责或警告。
四、总结
“声色俱厉”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形容人在情绪激动时,通过语言和表情展现出强烈的愤怒或严厉态度。它在文学作品、日常交流以及正式场合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境合理选择,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或误解。
以上就是【声色俱厉的意思解释】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