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力行成语意思】“身体力行”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不仅在思想上认同某种理念或道德规范,更在实际行动中加以践行。这个成语强调的是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重要性,是中华文化中推崇的一种高尚品德。
一、成语释义
| 词语 | 解释 |
| 身体力行 | 指亲自实践,用行动去落实所学或所知的道理,强调“做”的重要性。 |
出处:该成语最早见于《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虽然没有直接出现“身体力行”,但其精神与“身体力行”密切相关。后世多用此成语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二、成语结构分析
- 身:指自身、自己。
- 体:身体,引申为行为。
- 力:努力、尽力。
- 行:行动、实行。
整体意思是:用自己的身体和力量去行动,强调亲身实践。
三、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示例句子 |
| 教育领域 | 教师应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
| 工作场合 | 领导者不仅要制定政策,更要身体力行,带动团队执行。 |
| 日常生活 | 他不仅讲环保,还身体力行,坚持垃圾分类。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 类型 | 词语 |
| 近义词 | 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以身作则 |
| 反义词 | 坐而论道、纸上谈兵、言行不一 |
五、总结
“身体力行”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仅在于理解,更在于实践。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行动,才能真正实现价值。因此,我们应当倡导“身体力行”的精神,做一个知行合一的人。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身体力行成语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