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体投地的意思】“五体投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极度的敬仰、崇拜或佩服。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中,用来表达一种极为强烈的感情。
一、成语释义
五体投地:指身体的五个部位(头、手、脚)都接触地面,表示极度的恭敬、崇拜或佩服。其字面意思是“五体都伏在地上”,引申为对人或事物的高度尊敬与认同。
二、出处与用法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出自佛教经典,原意是信徒向佛像行礼时的动作,后演变为一种表达极度敬仰的成语。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也可口语化使用。 |
结构 | 联合式成语,由“五体”和“投地”组成。 |
近义词 | 顶礼膜拜、肃然起敬、心悦诚服 |
反义词 | 漠不关心、不屑一顾、嗤之以鼻 |
三、实际应用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表达对偶像的崇拜 | “他演唱时的台风让我五体投地。” |
对某人的成就表示钦佩 | “他对科学的贡献令人五体投地。” |
描述宗教仪式 | “信徒们在佛前五体投地,虔诚祈祷。” |
四、文化背景
“五体投地”最初来源于佛教的礼仪,信徒在礼拜佛像时,会将额头、双手、双膝和双脚全部触地,表示最深的敬意。这一动作后来被广泛用于表达对权威、英雄或杰出人物的崇敬之情。
五、总结
“五体投地”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强烈表达。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尊重、敬仰和信仰的重视。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不再要求真正“五体投地”的动作,但这一成语依然保留着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力量。
成语 | 五体投地 |
含义 | 表示极度的敬仰或佩服 |
来源 | 佛教礼仪 |
用法 | 书面/口语均可 |
情感色彩 | 积极、尊敬 |
常见场景 | 表达崇拜、敬仰、赞叹 |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文化背景,可继续阅读《汉语成语故事》或《中国文化常识》等书籍。
以上就是【五体投地的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