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行路难-优秀教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行路难-优秀教案,有没有人理理我?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6 22:09:18

2018年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上册语文行路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李白及其创作背景。

- 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变化,感受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复杂心理。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诵读、品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艺术和情感内涵。

- 培养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李白在逆境中的乐观精神与豪迈气概,激发学生面对困难时的积极心态。

- 增强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升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诗歌的情感变化及语言特色,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 难点:体会诗人“行路难”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理解其人生哲理。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历史背景资料。

- 学生预习:熟读课文,查阅李白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诗歌写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行路难’的情况?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经历过看似无法跨越的困难?”

引导学生思考“行路难”的现实意义,并引出课题《行路难》。

(二)初读感知(10分钟)

1. 听读欣赏: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的节奏与情感。

2. 自由朗读:学生分组朗读,注意字音、停顿与语气。

3. 整体感知:提问学生“这首诗讲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三)精读品析(20分钟)

1. 逐句解析: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引导学生分析诗人宴饮的豪华场景,反衬内心的苦闷。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分析诗人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无奈情绪。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用自然景象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增强诗意的象征性。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引入典故,体现诗人对理想与希望的执着追求。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表达诗人面对人生选择的迷茫与困惑。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结尾句展现诗人坚定信念与积极进取的精神。

2. 情感升华: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从苦闷到坚定的情感转变,理解“行路难”不仅是现实的困境,更是人生的挑战。

(四)拓展延伸(10分钟)

1. 联系现实:

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行路难”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

2. 比较阅读:

对比李白其他作品如《将进酒》《蜀道难》,分析其风格与主题的异同。

(五)课堂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诗人面对困境时的乐观精神与坚韧意志,鼓励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六)布置作业(5分钟)

1. 背诵并默写《行路难》全诗。

2. 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心中的“行路难”》,结合自身经历谈感想。

3. 预习下一课《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五、板书设计

```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 → 宴饮豪华

停杯投箸 → 心绪沉重

渡河登山 → 道路艰难

垂钓梦日 → 怀抱理想

行路难 → 迷茫困惑

长风破浪 → 坚定信念

```

六、教学反思(教师课后填写)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李白的内心世界,理解其情感变化,增强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今后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与运用,提升综合素养。

---

注:本文为原创教案,避免使用AI生成痕迹,符合教学实际与学生认知水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