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课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范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课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范文,急!求解答,求不沉贴!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22 11:48:00

课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范文】一、教材分析

《七月的天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带领读者走进新疆天山的夏日风光。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清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生动地展现了天山的美丽与神秘。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能感受到自然之美,还能提升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描绘的天山美景。

- 学习并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如从整体到局部、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品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语言感受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活,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 难点:体会作者对天山的热爱之情,感悟文中蕴含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课文朗读音频。

-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有关天山的背景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出示天山风景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你们对天山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交流,激发兴趣。接着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看看作者笔下的天山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生字新词。

2. 教师讲解重点词语,如“蜿蜒”“雪峰”“溪流”等。

3. 提问: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天山的?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20分钟)

1. 分段阅读,逐段分析。

- 介绍天山的位置和整体景象。

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天山的词语,如“高耸入云”“洁白无瑕”,感受其壮丽。

- 描写天山的森林和野花。

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用词的优美,如“密密层层”“五彩缤纷”,引导学生想象画面。

- 第三段:描写溪流和马蹄声。

通过听觉、视觉的描写,让学生感受天山的静谧与生机。

2. 小组讨论:作者是如何将景物写得生动形象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写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升华主题(10分钟)

1. 展示其他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片段,比较异同。

2. 鼓励学生模仿课文,写一段自己熟悉的景色,要求用上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分享交流,教师点评。

(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5分钟)

1.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写作方法。

2. 布置作业:

- 抄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并做批注。

- 以“我眼中的天山”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六、板书设计

```

七月的天山

—— 美丽的自然画卷

1. 天山的整体景象:高耸、洁白

2. 森林与野花:茂密、多彩

3. 溪流与声音:清澈、宁静

写作方法:多角度描写、修辞手法

```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自然之美。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体验,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感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今后将继续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