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晏子使楚的阅读练习题】《晏子使楚》是出自《晏子春秋》的一篇经典历史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即晏子)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羞辱与挑衅,以机智、幽默的方式巧妙应对,维护了国家尊严和自身形象的故事。这篇课文不仅语言生动,而且寓意深刻,常被选入语文教材,作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围绕《晏子使楚》设计的一套阅读理解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人物性格及其中蕴含的智慧与道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晏子出使楚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推荐人才
B. 与楚国结盟
C. 维护国家尊严
D. 谋求个人利益
2. 楚王第一次对晏子的羞辱是什么?
A. 不让他进城
B. 讽刺他矮小
C. 偷偷派人暗杀他
D. 不给他提供食宿
3. 晏子用什么方式回应楚王的羞辱?
A. 直接反驳
B. 用比喻和类比
C. 诉诸武力
D. 沉默不语
4.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的含义是:
A. 植物在不同环境中会改变性质
B. 人也一样,环境会影响人的品行
C. 地理位置决定一切
D. 事物的本质不会变
5. 文章最后,楚王对晏子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A. 更加轻视
B. 表示佩服
C. 试图杀害他
D. 拒绝接待他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晏子是________国的大夫。
2. 楚王想通过让晏子从________门进城来羞辱他。
3. 晏子用“________”来比喻国家的风气影响人的行为。
4. 楚王最终对晏子表示了________。
5. 这个故事体现了晏子________的品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 晏子在面对楚王的羞辱时,采用了什么样的应对策略?这种策略有什么优点?
2. 你认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3. 结合全文,说说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四、拓展思考题(10分)
结合现实,谈谈你对“一个国家的形象往往取决于其代表人物的表现”的看法。请举例说明。
五、作文题(20分)
题目:《我眼中的晏子》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晏子的性格特点,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从晏子身上学到了什么。
通过这些练习题,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对《晏子使楚》这一经典故事的理解,还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智慧与勇气,维护尊严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