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核舟记练习题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核舟记练习题,这个怎么解决啊?求快回!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5 18:36:50

核舟记练习题】《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的一篇说明文,文章生动地描述了一艘雕刻精美的核舟,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本文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内容丰富,是语文学习中重要的文言文篇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核舟记》的内容与写作特点,以下提供一份练习题,涵盖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及拓展思考等方面,适合课后巩固或考试复习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通“又”,表示余数)

B. 罔不因势象形(因:根据)

C. 尝贻余核舟一(尝:曾经)

D. 诎右臂支船(诎:弯曲)

2.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中的“简”字意思是( )

A. 简单

B. 检查

C. 选择

D. 简短

3. 文中提到的“苏轼”是哪一朝代的文学家?( )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4. “其船背稍夷”中“夷”的意思为( )

A. 平坦

B. 高耸

C. 崎岖

D. 光滑

5.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 如有所语

B. 若听茶声然

C. 神情与苏、黄不属

D. 佛印绝类弥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核舟记》的作者是__________。

2. 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和神态的句子有:“左手扶轼,右手攀右趾,若 ________。”

3. 核舟的雕刻者是__________。

4. 文中提到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轼的《__________》。

5. “神情与苏、黄不属”中“属”的意思是__________。

6. 文中描写舟子的句子是:“居左者……若 ________。”

7.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中“奇”指的是__________。

8. 文中用“__________”来表现核舟的精细工艺。

9. “舟尾横卧一楫”中“楫”是指__________。

10. 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对雕刻技艺的__________之情。

三、翻译题(每句3分,共12分)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3.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4.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核舟记》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体现核舟的精美?请举例说明。

2. 文章结尾说“嘻,技亦灵怪矣哉!”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拓展思考(10分)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艺无止境”这一观点的理解。可以从艺术创作、工匠精神、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阐述。

参考答案(供教师或学生自检使用)

一、选择题

1. A

2. C

3. B

4. A

5. C

二、填空题

1. 魏学洢

2. 扪

3. 王叔远

4. 后赤壁赋

5. 类似

6. 倚

7. 零头

8. 技巧精湛

9. 船桨

10. 赞赏

三、翻译题

1. 没有不顺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模仿那些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 佛印极像弥勒佛,露出胸膛,露出乳头,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相似。

3. 船的背面稍微平坦,就题上名字在上面。

4. 原来是挑选了一个长而窄的桃核雕刻成的。

四、简答题

1. 文中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衣着以及船只的结构、装饰等细节,如“左手扶轼,右手攀右趾”“神情与苏、黄不属”等,体现了核舟的精致与生动。

2. 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艺的高度赞叹与钦佩之情。

五、拓展思考

略(可围绕艺术追求、匠心精神、文化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

提示:本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核舟记》的内容与语言特色,建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以提高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能力。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