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试卷(附答案)】随着学期的推进,八年级的学生即将迎来期中考试。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本文提供一份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中试卷,并附有详细答案,供学生参考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目标是( )
A. 学习历史知识
B.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
C. 掌握数学运算技巧
D. 提高体育运动能力
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是( )
A. 法律
B. 家规
C. 社会公德
D. 班级纪律
3.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
A. 言论自由
B. 受教育权
C. 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自由买卖土地
4.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应秉持的原则是( )
A. 以自我为中心
B. 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C. 只关注自己的利益
D. 不讲原则,随意对待他人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 )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韩非子》
6. 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应该做到( )
A. 随意发布虚假信息
B. 拒绝网络诈骗
C. 不加分辨地相信所有信息
D. 随意泄露他人隐私
7. 法治社会的重要基础是( )
A. 个人意志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权力至上
D. 金钱决定一切
8. 下列哪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
A. 上课认真听讲
B. 拾金不昧
C. 抢劫他人财物
D. 主动帮助同学
9.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 )
A. 依法纳税
B. 随意破坏公共设施
C. 不遵守交通规则
D. 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
10. 诚信是( )
A. 一种虚伪的表现
B. 为人处世的根本
C. 可有可无的品质
D. 只对别人负责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
2. 未成年人可以随意上网,不需要家长监督。( )
3. 道德与法治课程只是一门理论课,没有实际意义。( )
4. 诚实守信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
5. 法律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没有任何限制。( )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 什么是法律?它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
2. 为什么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请列举三个具体表现。
3. 请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并结合生活实际说明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
四、材料分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
材料一:
小明在上学路上捡到一个钱包,里面有几百元现金和一张身份证。他本想把钱留下,但最终还是决定交给老师。
问题:
(1)小明的做法体现了哪些道德品质?
(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材料二:
某校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要求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尊敬师长、爱护环境等。
问题:
(1)该活动体现了哪些法治与道德教育内容?
(2)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其中?
五、论述题(20分)
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理解,并说明它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D
4. B
5. A
6. B
7. B
8. C
9. A
10. B
二、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三、简答题(参考答案)
1.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强制力的行为规范。它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人们的行为。
2. 遵守社会公德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如:不随地吐痰、不大声喧哗、主动帮助他人等。
3. 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基础,是赢得他人信任的关键。我应做到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不欺骗、不隐瞒。
四、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1)小明体现了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
(2)我会交给老师或失主,因为这是正确的做法,能体现个人的道德素养。
材料二:
(1)该活动体现了遵守纪律、尊重他人、爱护环境等法治与道德教育内容。
(2)我应积极参与,如按时上课、不乱扔垃圾、帮助同学等。
五、论述题(略)
通过这份试卷,希望同学们能够系统地复习所学内容,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