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桃花源诗》阅读练习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
A. 陶渊明
B. 王维
C. 李白
D. 白居易
2.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一句中,“武陵”指的是( )
A. 地名
B. 人名
C. 年号
D. 职业
3. 《桃花源记》中,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再想寻找它时“处处志之”,但最终却“不复得路”,这说明了( )
A. 桃花源是真实存在的地方
B. 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世界
C. 渔人没有找到路
D. 桃花源被破坏了
4. 《桃花源诗》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描写的是( )
A. 桃花源中的自然风光
B. 桃花源人的生活状态
C. 桃花源的建筑风格
D. 桃花源的节日气氛
5. 《桃花源记》和《桃花源诗》都表达了作者对( )的向往。
A. 官场生活
B. 农村生活
C. 和平宁静的社会
D. 战争与动荡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 《桃花源记》是一篇以__________体写成的散文。
2.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出自《桃花源记》,描绘的是__________的景象。
3. 《桃花源诗》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现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感悟。
4. 桃花源中的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说明他们与外界__________。
5. 《桃花源记》结尾提到“后遂无问津者”,暗示桃花源是一个__________的地方。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结合《桃花源记》的内容,谈谈你对“桃花源”这一理想社会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桃花源诗》与《桃花源记》在内容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理解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段文字描写了什么场景?体现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A
3. B
4. B
5. C
二、填空题
1. 记叙
2. 桃花源人生活的和谐景象
3. 自然与人生
4. 隔绝
5. 理想化或神秘
三、简答题
(略,根据学生理解作答)
四、阅读理解题
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景象,体现了桃花源环境优美、生活安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