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教案(完整版)】一、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二、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三、授课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四、课程时数:总学时 64 学时,每周 4 学时
五、教材版本:《语言学概论》(第二版),主编:叶蜚声、徐通锵
六、教学目标:
1. 理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2. 掌握语言学的主要分支及其研究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实际语言现象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单元:语言学概述(8学时)
1. 语言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2.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3. 语言学的学科体系与分类
4.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单元:语言的本质与功能(10学时)
1. 语言的定义与特征
2. 语言的社会性与文化性
3. 语言的功能分析(交际功能、思维功能、文化传承功能)
4.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第三单元:语音与音系(12学时)
1. 音素与音位的概念
2. 音位的辨析与归纳
3. 音节结构与音位组合规则
4. 音系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单元:语义与语用(10学时)
1. 词义与句义的区分
2. 语义关系与语义场理论
3. 语用学的基本概念(如指称、预设、暗示等)
4. 语境对语言理解的影响
第五单元:语法与结构(12学时)
1. 语法的定义与分类(形态学、句法学)
2. 词法与句法的关系
3. 句子成分分析与句子类型
4. 语法演变与语言发展
第六单元:语言的使用与变异(12学时)
1. 方言与标准语的关系
2. 语言接触与语言混合
3. 语言变化与社会因素
4. 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
八、教学方法:
1. 讲授法:系统讲解语言学基本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语言材料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与思考;
4. 实践练习:通过作业与小测验巩固知识点。
九、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期中考试(30%):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3. 期末考试(40%):综合考察学生对语言学理论的掌握与应用能力。
十、教学资源:
1. 教材:《语言学概论》(第二版)
2. 辅助资料:相关论文、语言学研究案例、多媒体课件
3. 网络资源:国内外语言学网站、学术数据库等
十一、教学反思与改进:
1. 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节奏与内容深度;
2. 加强语言学理论与实际语言现象的联系;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外拓展阅读。
十二、结语: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语言学知识框架,培养其从理论角度分析语言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语言本质、结构、功能及使用等方面的深入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为今后的语言研究或相关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