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沧浪亭记》原文及译文】《沧浪亭记》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舜钦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记游的形式,描绘了苏州沧浪亭的景致,并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这篇文章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宋代散文中的佳作。
一、原文
余尝游于吴中,见有亭曰“沧浪”,其地甚幽,林木阴翳,水声潺潺。余既爱其景,遂买之以居。予既得此亭,日与宾客游宴其间,乐而忘归。
然予性疏放,不喜拘束,常欲远尘嚣,寄情山水之间。故虽处繁华之地,心常在野。每至亭中,仰观云气,俯听泉声,心旷神怡,若遗世独立。
或问予:“君何以独爱此亭?”予曰:“此亭虽小,然其地清幽,可以养性,可以涤虑。吾愿终老于此,不问世事。”
然天命难违,后遭贬谪,不得久居。遂舍此亭,归隐于山林之间。
呜呼!沧浪之水,清可见底;吾之心志,亦如斯也。虽遭困厄,未尝改其志。
二、译文
我曾经游览过吴中地区,看到一座名叫“沧浪”的亭子,那里的环境非常幽静,树木茂密,溪水潺潺。我非常喜欢这里的景色,于是买了下来作为居住之所。我得到了这座亭子后,常常和朋友在其中游玩宴饮,乐而忘返。
但我性格洒脱,不喜欢被束缚,常常希望远离尘世的喧嚣,寄托情感于山水之间。因此,虽然身处繁华之地,我的心却常常向往野外。每次来到亭中,抬头看天空的云气,低头听流水的声音,心情变得开朗愉快,仿佛超脱了世俗的烦恼。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偏偏喜欢这座亭子?”我说:“这座亭子虽然不大,但它的环境清幽,可以修养性情,可以洗涤忧虑。我愿意在这里度过余生,不再过问世间纷扰。”
然而天意难测,后来我遭到贬官,不能再长久居住在那里。于是放弃了这座亭子,回到山林中隐居。
唉!沧浪的水清澈见底;我的志向,也如同这水一样。即使遭遇困境,也未曾改变自己的志向。
三、赏析
《沧浪亭记》通过描写作者在沧浪亭的生活与感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文中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体现出苏舜钦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同时,文章也透露出他对仕途坎坷的无奈与对理想追求的坚持,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思想深度。
这篇散文不仅是对一处风景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值得读者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