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儒林外史好词好句摘抄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儒林外史好词好句摘抄,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00:00:40

儒林外史好词好句摘抄】《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极具讽刺意味的长篇小说,作者吴敬梓以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封建社会中士人阶层的种种丑态,揭示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扭曲与异化。全书虽无贯穿始终的主线人物,却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世态炎凉与人心冷暖。

在阅读《儒林外史》的过程中,许多词语和句子令人印象深刻,不仅语言精炼、富有韵味,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讽刺意味。以下是一些值得摘录的好词好句,供读者细细品味。

一、好词摘录

1. 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有节,常用于描写有教养的士人。

2. 心高气傲:形容人自视甚高,态度傲慢,常见于书中一些自负的读书人。

3. 趋炎附势:指人为了利益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是书中常见的贬义词。

4. 道貌岸然:表面上装作正经,实则内心虚伪,多用于讽刺假正经之人。

5. 穷则独善其身:出自《孟子》,意为人在困顿时应修养自身,保持操守。

6. 学富五车:形容人知识渊博,但有时也带有讽刺意味,暗示空有学问却无实际能力。

7. 金榜题名: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象征人生巅峰,但在书中常被用来表现虚荣与欲望。

8. 醉翁之意不在酒:借酒抒怀,暗含另有目的,常用于描写人物的隐晦心理。

9. 落魄潦倒:形容人失意、贫困,是书中不少人物的真实写照。

10. 风流倜傥:形容人潇洒不羁,但在书中也可能暗含轻浮之意。

二、好句摘录

1. “人生在世,不过一个‘名’字。”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书中人物对功名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名”的极端重视。

2. “读书人若没有一点志气,那还叫什么读书人?”

——看似鼓励读书人要有理想,实则讽刺那些只求功名、毫无操守的士人。

3. “世人皆逐利,谁肯问文章?”

——点出当时社会风气,强调功名利禄压倒了真正的学问与道德。

4. “科举兴,则天下之士皆奔走于场屋之间;科举废,则天下之士皆无所适从。”

——直指科举制度对士人的束缚与影响,具有强烈的批判意味。

5. “读书人最怕的是无名,其次是无钱。”

——简短有力,道出了士人阶层的现实困境。

6.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虽然是传统格言,但在《儒林外史》中,它常常被用来对比那些虚伪的“傲气”与真正的“傲骨”。

7.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形容人情世故的冷漠与势利,是书中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描写。

8.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借用古语,讽刺那些表面热情、实则虚伪的交往方式。

9.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表达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带有一定的哲理性。

10.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虽为传统儒家思想,但在书中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成为少数真正坚守道德的人的写照。

三、结语

《儒林外史》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封建社会中士人的精神面貌与社会百态。其中的好词好句,既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也是思想智慧的体现。阅读这些句子,不仅能提升文学素养,更能引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如果你正在学习或研究这部经典之作,不妨将这些好词好句积累下来,作为写作或思考的灵感来源。它们不仅是文字的美,更是思想的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