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一步加强幼儿园食堂及食品供应环节的管理,规范食品安全操作流程,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传播,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组织管理
1. 幼儿园成立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园长担任组长,负责全面监督和指导食品安全工作。
2. 配备专(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日常检查、记录与上报工作。
3. 定期组织教职工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全员食品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食品采购与验收
1. 所有食品原料必须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处采购,并索要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相关证明材料。
2. 严格实行“四查”制度:查生产日期、查保质期、查包装是否完好、查是否有变质现象。
3. 建立食品采购台账,详细记录采购时间、数量、来源及责任人信息。
三、食品储存与加工
1. 食品仓库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2. 生熟食品分开存放,生食与熟食使用不同容器和工具,防止交叉污染。
3. 加工前对食材进行清洗,确保卫生达标;加工过程中做到“三不”:不使用过期食品、不使用变质原料、不使用非食用物质。
四、餐具消毒与环境卫生
1. 餐具必须严格执行“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的流程,定期进行消毒效果检测。
2. 食堂及厨房环境应保持整洁,每日定时清扫,垃圾及时清理并密封处理。
3. 食品加工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防止外来污染。
五、食品留样与记录
1. 每餐次食品必须按规定留样,留样量不少于100克,保存时间不少于48小时。
2. 建立食品留样登记制度,详细记录留样时间、品种、数量及责任人。
3. 所有食品加工、储存、分发等环节均需建立完整的工作记录,便于追溯管理。
六、应急处理与监督
1. 制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处置流程和责任分工。
2. 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配合调查。
3. 定期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七、宣传教育
1.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增强师生及家长的食品安全意识。
2. 通过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向家长普及科学饮食、合理营养等知识,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和修订。各相关人员须严格遵守,共同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饮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