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进一步规范学校及幼儿园食堂的食品卫生管理,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专项自查表》。该表格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检查流程,全面排查食堂在食品采购、储存、加工、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确保食品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本自查表适用于各类学校及幼儿园的食堂,包括寄宿制学校、全日制幼儿园以及提供集体供餐的教育机构。各校(园)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自查自纠,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自查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食品采购与验收:是否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是否有进货查验记录,是否索取相关证件,是否存在过期或变质食品。
2. 食品储存管理:食品分类存放是否合理,冷藏、冷冻设备是否正常运行,有无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
3. 食品加工环节:操作间是否整洁卫生,工作人员是否穿戴工作服、口罩、手套,是否存在使用非食品添加剂或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4. 餐饮具消毒情况:餐具是否经过严格清洗消毒,消毒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建立消毒记录。
5. 食品留样制度:是否按规定进行食品留样,留样量、保存温度、保存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6. 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是否持有有效健康证,是否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是否存在带病上岗现象。
7. 环境卫生与防鼠防虫措施:食堂内外环境是否整洁,是否有防蝇、防鼠、防虫设施,垃圾处理是否及时。
8.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是否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有应急预案,是否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
通过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不仅能够提升食堂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也能够增强师生对食堂食品安全的信任感。各学校及幼儿园应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将食品安全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确保每一位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建议各校(园)根据自查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整改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同时,鼓励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进一步提升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本自查表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实际需求。希望通过持续不断的自查与改进,构建起科学、规范、高效的校园食品安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