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林》一书,相传为西汉焦延寿所作,其内容以六十四卦为基础,每卦皆有变爻之辞,用以占卜吉凶。而“蹇卦”者,乃《周易》六十四卦之一,象征艰难、险阻。在《易林》中,蹇卦被列为第三十九卦,其辞多含警世之意,寓意深远。
《易林》之注,非仅解释经文,更重于推演变化、引申义理。对于“蹇卦之第三十九”,其辞虽简,然意蕴深厚。古人云:“蹇,难也。”此卦象征行路艰难,前有险阻,后有追兵,进退维谷,需慎思明辨,方能化险为夷。
在《易林》中,蹇卦之辞常与人事相合,提示世人处世之道。如言“君子以反身修德”,即强调在困境之中,应先自省己过,修养德行,而非怨天尤人。又如“利西南,不利东北”,此乃取象于地理方位,西南为坤地,主顺;东北为艮山,主止,故宜顺势而行,忌逆势而动。
此外,《易林》中亦有对蹇卦变爻的解读。如若初九爻变动,则变为“小畜卦”,象征蓄势待发;若六二爻变动,则变为“比卦”,寓意结盟互助。每一爻的变化,皆可引申出不同的命运轨迹,提醒人们审时度势,因时制宜。
焦氏之注,语言古奥,意旨幽微,非浅学者所能尽解。然其核心思想,始终围绕“慎行、修德、守正”四字展开。在乱世之中,蹇卦之辞尤为警醒人心,使人知进退之机,明得失之道。
综上所述,“焦氏易林注(蹇卦之第三十九)”不仅是古代占卜之术的体现,更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其文字虽简,却蕴含天地之道,教人如何在困顿中求生,在逆境中前行。今人读之,亦可从中汲取启示,以应对现实中的种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