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活板原文和翻译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活板原文和翻译,卡了三天了,求给个解决办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09 11:25:52

在古代中国,印刷术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而活字印刷术更是其中的瑰宝。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一技术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与保存。本文将为大家介绍《活板》这篇经典文章的原文及其翻译。

原文: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者,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翻译:

在宋朝庆历年间,有一位平民名叫毕昇,他创造了活字印刷术。他的方法是用胶泥雕刻文字,厚度像铜钱的边缘一样薄,每个字就是一个印模,经过火烧后变得坚硬。首先准备一块铁板,在上面覆盖一层松脂、蜡和纸灰混合物。想要印刷时,把一个铁框放在铁板上,然后密集地排列字印,直到填满整个铁框成为一版,接着靠近火加热它;当药剂稍微融化时,用一块平整的木板按压其表面,这样字印就会变得平整如镜。如果只印刷两三本书,并不算简便;但如果印刷几十上百上千本书,则非常快捷。通常会制作两块铁板,一块用于印刷,另一块已经预先排好字模,当第一块印刷完成后,第二块就已经准备好了,交替使用的话,片刻之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多个印模,例如“之”、“也”这样的常用字,每种字都有二十多个印模,以防同一版内出现重复的字。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标记它们,按照韵部分别存放于木格之中。遇到一些平时没有准备好的生僻字,就立刻雕刻,用草火烧制,很快就能制成。之所以不用木头来制作字模,是因为木材纹理有疏密之分,沾水后会高低不平,而且容易与药剂粘连,难以取出;而烧制的泥土字模则不同,使用完毕后再次加热使药剂融化,用手轻轻拂去即可脱落,完全不会弄脏。

以上就是关于《活板》的原文及翻译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得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辉煌成就。活字印刷术不仅提高了书籍生产的效率,也为后来的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