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关注和帮助学校中的留守儿童,我校特制定此《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以确保这些孩子能够在一个充满爱与关怀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关注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通过多种方式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学校和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二、目标任务
1. 建立健全关爱服务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2.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
3. 提供学习辅导服务,改善其学业成绩。
4. 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课余生活。
5. 定期开展家访活动,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
三、具体措施
(一)建立档案制度
由班主任负责收集每个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父母联系方式等,并建立个人成长记录卡,详细记载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同时,还应定期更新档案资料,以便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变化。
(二)实施结对帮扶计划
挑选责任心强、富有爱心且具备一定辅导经验的教师担任“代理家长”,与每位需要帮助的学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关系。代理家长需经常性地与孩子谈心交流,了解其内心世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多给予鼓励表扬,激发学习兴趣;遇到困难时积极协助解决,做孩子信赖的朋友。
(三)开设心理健康课程
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校讲座或举办专题培训会,普及心理学知识,增强师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同时,在每班设立一名心理委员,专门负责观察同学的情绪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上报给班主任处理。
(四)组织文体娱乐活动
利用节假日安排趣味运动会、艺术节表演等活动,让孩子们有机会展示才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此外,还可以邀请志愿者团体参与进来,一起策划组织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见识面。
(五)强化家校联动机制
每学期至少召开两次家长会,向远在他乡务工的家长们汇报子女在校表现,听取他们对孩子教育管理方面的意见建议。对于长期无法见面的家庭,则可以通过电话视频通话等形式保持密切联系,增进感情纽带。
四、保障条件
1. 财政支持:争取上级部门专项资金补助,用于购置相关设施设备、聘请专业人士等开支项目。
2. 人员配备:增配专职社工或者志愿者队伍,充实基层工作力量。
3. 社会捐助:广泛发动社会各界人士伸出援手,共同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当中来。
总之,《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留守儿童多样化的需求,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实现教育公平作出贡献。我们相信,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一定能开创出一片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