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简称Ang)是一类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 RAS)产生的肽类激素,在调节血压和心血管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上,血管紧张素II(Ang II)被认为是该系统的中心分子,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收缩血管、升高血压以及促进细胞增殖等。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另一个重要的成员——血管紧张素(1-7),即Ang-(1-7),它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
Ang-(1-7)是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的另一种酶——羧肽酶A或B水解Ang I或Ang II后生成的一种七肽。与Ang II相比,Ang-(1-7)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生理效应。研究表明,Ang-(1-7)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及保护内皮细胞等多种有益作用,并且能够对抗Ang II引起的不良反应。
在心血管系统中,Ang-(1-7)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首先,它能够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降低外周阻力,起到降压的效果。其次,Ang-(1-7)还能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肌肥厚和纤维化,这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具有重要意义。此外,Ang-(1-7)还能够增强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提高血管弹性,进一步支持其作为心血管保护因子的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Ang-(1-7)的作用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RAS其他成分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它可以与Mas受体结合,激活下游信号通路,如PI3K/Akt和ERK/MAPK途径,这些通路参与调控细胞存活、迁移和分化过程。同时,Ang-(1-7)也可能通过影响NO(一氧化氮)的释放来调节血管张力。
总之,血管紧张素(1-7)作为一种新型的RAS活性肽,展现出了广泛的潜在应用价值。尽管目前关于其具体机制的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已有证据表明,Ang-(1-7)可能成为未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靶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更好地理解这一分子如何帮助维持心血管健康,并开发出基于Ang-(1-7)的新疗法来应对相关疾病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