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风雨交加中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忧思。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原文、翻译以及赏析:
原文: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翻译:
风雨交加,鸡鸣声声。
已经见到你这位君子,为何心中不安仍不能平复?
风雨飘摇,鸡鸣不断。
已经见到你这位君子,为何病痛未消仍无法痊愈?
风雨如夜般昏暗,鸡鸣依旧响亮。
已经见到你这位君子,为何内心欢喜之情仍未显现?
赏析:
杜甫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反复的手法,通过“风雨”和“鸡鸣”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压抑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诗中的“君子”可以理解为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人物或期待已久的事物。每一段都以相同的结构开头,逐渐加深情感的表达。
首段“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写出了风雨的寒冷和鸡鸣的清脆,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既见君子,云胡不夷?”表达了诗人见到所期待的人或事后的喜悦与安宁之感。第二段和第三段则进一步深化这种情感,从身体上的不适到内心的欢喜,层层递进,最终达到高潮。
整首诗语言质朴,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内涵,展现了杜甫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同时,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体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