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长河中,《出师表》和《天净沙》无疑是两颗璀璨的明珠。这两部作品不仅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以下是对这两篇经典之作的理解性默写,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领略其中的精妙之处。
一、《出师表》
《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曹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一篇奏章。它不仅是诸葛亮忠心报国的真实写照,也是古代臣子尽职尽责的典范。
原文默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理解分析:
诸葛亮在这篇表文中,首先陈述了当时国家面临的严峻形势,接着表达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以及对后主的忠诚之心。他恳请后主信任并重用贤能之士,同时强调了自己的责任和决心。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至今仍令人钦佩。
二、《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短短二十八字便勾勒出一幅深沉悠远的秋景图,抒发了游子漂泊天涯的孤独与惆怅。
原文默写: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理解分析:
这首小令通过一系列典型的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尤其是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将游子内心的痛苦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堪称绝唱。
以上便是对《出师表》和《天净沙》的理解性默写及简要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这两部伟大的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