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根据教育部及浙江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1. 面向全体学生原则。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学生开设,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通识知识和技能。
2. 注重素质培养原则。强调对学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培养,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
3. 强调实践应用原则。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实训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体现时代特色原则。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和技术进步方向,及时更新课程内容,保持课程的时代性和前瞻性。
三、主要任务
1. 完善课程体系。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合理规划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的比例结构,形成层次分明、衔接紧密的课程框架。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高水平教师加入通识教育队伍,同时加大对现有教师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3. 创新教学模式。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项目驱动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课堂教学。
4. 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寻求与企业单位的合作机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的工作环境锻炼,积累实践经验。
5. 推进国际化进程。鼓励和支持师生参加国际交流活动,拓展国际视野;同时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四、保障措施
1. 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
2. 资金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包括但不限于教材编写、实验室改造等方面。
3. 监督评估。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对各学院执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将结果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
4. 宣传引导。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相关政策信息,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总之,《浙江财经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实施意见》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全面提升我校通识教育质量,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