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课堂上,我有幸聆听并观摩了特级教师王崧舟先生执教的经典古诗词《长相思》。这堂课不仅让我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更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全新的思考和感悟。
《长相思》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一首佳作,词中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王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将这首词的教学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以“读”贯穿始终,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引导学生逐步走进文本,深入体会词中的情感。
首先,王老师注重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理解词句的基本含义。他并没有直接讲解词义,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山一程,水一程’中的‘一程’是什么意思?”这样的问题看似简单,却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主动去探索词句背后的深层含义。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资源,播放背景音乐和相关画面,为学生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词中的意境。
其次,王老师特别强调情感的渗透。他通过细腻的语言描述和生动的表情动作,将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传递给学生。当讲到“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时,他的语调变得低沉而缓慢,仿佛带着一丝忧伤,让学生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那种离别与思念的情绪之中。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学生们不仅学会了欣赏诗词之美,还能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人文情怀。
此外,王老师还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词的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词的感受。例如,有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词中的场景,有的则用现代语言重新诠释这首词,这些创意性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虽然王老师已经尽力做到声情并茂,但部分学生仍然缺乏自信,不敢放开声音大声朗读。我认为今后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分组比赛或角色扮演等,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自信心。
总之,《长相思》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正如王崧舟老师所倡导的那样,“语文教学应该是一场诗意的旅行”,只有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传递,才能真正实现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