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表达了诗人在行军途中对家乡长安的深深思念之情。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的练习题及其答案。
一、原文填空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 第一句中的“强欲”可以理解为________。
2. 第二句中的“送酒来”暗指________。
3. 第三句中的“遥怜”表达了诗人对故园的________。
4. 第四句中的“应傍战场开”描绘了________。
二、选择题
1. 下列哪一项最能概括本诗的主题?
A. 描写边塞风光
B. 抒发思乡情怀
C. 记录行军经历
D. 歌颂战争胜利
正确答案:B
2. 对“遥怜故园菊”的理解正确的是:
A. 表达了对家乡菊花的喜爱
B. 暗示了战乱中家乡的荒凉
C. 突出了诗人对菊花的偏爱
D. 强调了菊花在战场上的生命力
正确答案:B
三、简答题
1. 请结合全诗分析“无人送酒来”这一句的深层含义。
答案:“无人送酒来”表面上是说没有人送来酒,实际上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在战乱时期,诗人身处异乡,既无亲朋相伴,也无美酒慰藉,这种境况加深了他的思乡之情。
2. 诗中的“故园菊”有何象征意义?
答案:“故园菊”象征着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这里通过“故园菊”寄托了诗人对故乡长安的深切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战乱中家乡可能遭受的破坏。
四、拓展思考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长安故园”,并谈谈它对你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以上就是关于《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们在逆境中的坚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