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中,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为此,中国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规范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流程。其中,《SN-T 0931-2013 出口粮谷中调环酸钙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法》是一项专门针对出口粮谷中调环酸钙残留量检测的重要标准。
调环酸钙作为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其残留物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监控。本标准规定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测定出口粮谷中调环酸钙残留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要求,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检测机构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手段。
根据该标准的要求,在进行样品前处理时,首先应对采集到的粮谷样品进行充分混合均匀,并按照规定的比例加入适当的提取溶剂进行震荡提取。随后,将提取液经过滤净化后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在整个检测过程中,需严格控制仪器参数设置及操作环境条件,以保证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SN-T 0931-2013》还明确了关于数据记录与报告编写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例如,在完成实验后应及时整理实验数据并形成完整的检测报告,其中包括但不限于样品信息、检测依据、实验条件、峰面积比值计算等内容。同时,对于超出允许限量的情况,则应进一步采取措施查明原因并实施相应处理。
总之,《SN-T 0931-2013 出口粮谷中调环酸钙残留量检测方法液相色谱法》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指南,也为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一标准,共同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