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25-05-11 11:29:42

问题描述: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1 11:29:42

一、课程引入

在这一课时中,我们继续深入探讨季羡林先生所描述的德国风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德国人养花的独特方式——自家窗台上的花都是面向街面开放的。这种行为背后蕴含着一种怎样的文化精神呢?今天我们将进一步解读。

二、文本分析

首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并思考以下问题:

1. 作者是如何描述德国街头的景色?

2. 这种景象给作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注意文中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描绘,以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感悟。通过这些词汇,我们可以感受到德国人对于分享与和谐生活的追求。

三、讨论环节

组织小组讨论,围绕以下几个主题展开:

1.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例子?

2. 如果每个人都像德国人那样养花,我们的城市会变成什么样?

鼓励学生们结合自身经历发表见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社会责任感。

四、实践活动

布置一项小任务:请每位同学回家后观察自己家附近的绿化情况,记录下哪些地方体现了社区居民共同维护的美好环境,并写下自己的感受。下一次课堂上分享给大家。

五、总结提升

最后,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品质的重要性。同时指出,虽然我们无法完全复制德国人的生活方式,但可以学习他们那种注重公共利益的态度,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还能激发他们关注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