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的意思簋的解释簋的拼音簋的笔顺】“簋”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字,尤其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一种器物名称,也常出现在古文和历史文献中。以下是对“簋”的详细解释,包括其含义、拼音、笔顺等内容。
一、
“簋”是古代用于盛放食物的一种礼器,多用于祭祀或宴饮场合,常见于青铜器中。在古代礼仪中,“簋”与“豆”、“簠”等并列,属于重要的礼器之一。现代汉语中,“簋”字使用较少,但在一些特定语境下仍会用到。
该字读音为 guǐ,总笔画为 17画,结构为左右结构。书写时需注意笔顺顺序,避免写错。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汉字 | 簋 |
拼音 | guǐ |
部首 | 竹(部首为“竹”) |
笔画总数 | 17画 |
结构 | 左右结构 |
五笔输入法 | TGEY(根据常用输入法) |
释义 | 古代盛食物的礼器,多用于祭祀 |
常见用法 | 多见于古文、历史文献 |
近义词 | 豆、簠、笾 |
反义词 | 无(属专有名词) |
三、笔顺说明
“簋”的正确笔顺如下(按书写顺序):
1. 竖
2. 横折
3. 横
4. 横
5. 竖
6. 横折钩
7. 横
8. 竖
9. 横
10. 竖
11. 横
12. 竖
13. 横
14. 竖
15. 横
16. 撇
17. 捺
书写时要注意左右结构的平衡,左边“竹”旁较窄,右边部分稍宽,整体结构协调。
四、扩展知识
在古代,“簋”不仅是实用器皿,更是一种象征权力和身份的礼器。不同等级的人使用的“簋”数量和形制都有严格规定,如《周礼》中就有“天子九鼎八簋”的说法,显示了“簋”在礼仪制度中的重要性。
此外,“簋”字在现代语言中较少单独使用,更多出现在成语或古文阅读中,如“钟鸣鼎食”、“鼎鼐调和”等,虽不直接包含“簋”,但与其同属礼器类词汇。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对“簋”这一汉字有更全面的认识,了解其历史背景、读音、字形及文化意义。
以上就是【簋的意思簋的解释簋的拼音簋的笔顺】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