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韩愈马说背景

2025-09-12 03:09:45

问题描述:

韩愈马说背景,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的问题!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2 03:09:45

韩愈马说背景】《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寓言式散文,全文以“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为喻,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不被赏识的感慨。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选拔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文章背景总结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生活在唐朝中后期,此时国家由盛转衰,官场腐败,人才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韩愈本人仕途坎坷,多次因直言进谏而遭贬谪,因此他对人才被压抑的现象深有感触。

《马说》写于韩愈任国子博士期间(约公元801年左右),当时他虽已步入仕途,但仍感怀自身遭遇,也关注社会上人才被忽视的问题。文章借“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借“伯乐”比喻能够识别人才的人,指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强调了发现人才的重要性。

二、《马说》背景信息表

项目 内容
文章名称 韩愈《马说》
作者 韩愈(字退之)
创作时间 约公元801年(唐德宗贞元十七年)
创作背景 唐代中后期,人才选拔制度不公,人才常被埋没
主题思想 批判人才不被重视的社会现象,呼吁识别和重用人才
文体 寓言式散文
核心比喻 千里马 = 有才能的人;伯乐 = 识才之人
作者情感 对人才被压抑的不满与无奈
社会意义 揭示人才与识才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批判性

三、结语

《马说》虽是一篇短文,却凝聚了韩愈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通过“千里马”与“伯乐”的比喻,他不仅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感慨,也道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人才需要被发现和重用。这篇文章至今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提醒人们要重视人才的价值,善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以上就是【韩愈马说背景】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