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改写《卖炭翁》

2025-09-07 23:55:41

问题描述:

改写《卖炭翁》,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07 23:55:41

改写《卖炭翁》】《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叙事诗,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人的艰辛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与不公。本文将对这首诗进行改写,并以加表格的形式呈现。

一、

原诗《卖炭翁》讲述了老翁在终南山中辛苦砍伐木柴,冒着严寒到长安城卖炭,却因官吏的欺压而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故事。通过这一情节,诗人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本次改写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调整了语言风格,使其更贴近现代读者的理解习惯,同时增强了故事的叙述性和情感表达。改写后的内容更加注重人物心理描写和场景渲染,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二、改写内容对比表

原文内容 改写后内容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有一位年迈的老人,独自在终南山中砍伐树木、烧制木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他的脸上布满了灰尘和烟熏的痕迹,头发早已花白,手指被炭火灼得乌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他卖炭只是为了换取一点微薄的钱财,用来维持基本的衣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虽然身上的衣服已经破旧单薄,但他仍然希望天气再冷一些,这样炭能卖个好价钱。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 一夜之间,城外积了厚厚的雪,天刚亮他就赶着炭车,在结冰的路上艰难前行。
车声辘辘,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炭车发出沉重的声响,牛累了,人也饿了,太阳升到头顶时,他们只能在城南门外的泥地里休息。
有位卖炭翁,驱车卖炭去长安。 一位卖炭的老汉,拉着满车炭前往长安城。
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官府派来的使者强行夺走了他的炭,只给了他半匹红纱和一丈绫作为补偿。

三、改写说明

1. 语言风格调整:原文为古体诗,语言较为简练且多用典故,改写后采用现代汉语,增强可读性。

2. 情节补充:适当加入了一些细节描写,如“炭车发出沉重的声响”等,增强画面感。

3. 情感深化:通过增加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如“虽然身上的衣服已经破旧单薄,但他仍然希望天气再冷一些”,让读者更能体会老翁的无奈与辛酸。

4. 结构优化:将原本分散的诗句整合成连贯的叙述段落,便于理解。

四、总结

此次对《卖炭翁》的改写,既保留了原诗的核心思想和情感基调,又通过语言调整和情节补充,使其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改写后的文本不仅具有文学性,也更具现实意义,有助于加深对古代社会问题的理解。

以上就是【改写《卖炭翁》】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