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殄天物的含义】“暴殄天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尚书·武成》:“暴殄天物,贼害百姓。”原意是指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后来引申为任意糟蹋、浪费东西,不珍惜资源的行为。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不重视资源、随意挥霍、破坏自然或人为财富的人和行为。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暴殄天物 |
出处 | 《尚书·武成》 |
原意 | 残害、浪费上天赐予的万物 |
引申义 | 不珍惜资源,随意挥霍、破坏财物或自然环境 |
使用场合 | 批评浪费、破坏资源的行为 |
情感色彩 | 贬义词 |
常见搭配 | 暴殄天物的行为、暴殄天物的现象 |
二、使用示例
1. 浪费食物:在餐厅里,有人点了一大堆菜却只吃几口就丢弃,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暴殄天物。
2. 破坏自然:一些工厂为了节省成本,随意排放污染物,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也是一种暴殄天物的表现。
3. 糟蹋书籍:有些学生在课本上乱涂乱画,甚至撕毁书页,这也是对知识的一种浪费,属于暴殄天物。
三、相关词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暴殄天物”的关系 |
浪费 | 不合理地消耗资源 | 与“暴殄天物”意义相近 |
珍惜 | 爱护、重视资源 | 与“暴殄天物”形成对比 |
挥霍 | 随意花费金钱或资源 | 与“暴殄天物”有相似之处 |
破坏 | 使事物受损 | 可能是“暴殄天物”的一种表现形式 |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暴殄天物”现象依然普遍存在。无论是粮食浪费、能源滥用,还是文化资源的忽视,都是对社会发展的阻碍。提倡节约、保护资源、尊重自然,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只有减少暴殄天物的行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五、结语
“暴殄天物”不仅是一个古老的成语,更是对现代人行为的一种警示。它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份资源,避免无谓的浪费,是对自然、对社会、也是对未来的负责。
以上就是【暴殄天物的含义】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