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对企业固定资产是如何定义的】在2017年,企业固定资产的定义主要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固定资产是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用于生产、经营或管理的长期资产,具有较高的价值和使用期限。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以下是对2017年企业固定资产定义的总结,并结合表格形式进行展示。
一、固定资产的基本定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2017年适用版本),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以下特征的有形资产:
- 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
-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 单位价值较高,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固定资产通常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办公设备等。
二、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
企业在确认固定资产时,需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条件 | 内容说明 |
与该资产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 企业能够通过使用该资产获得未来收益,如产品销售、服务提供等 |
该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 资产的取得成本可以准确核算,如购买价格、运输费用、安装费用等 |
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 | 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应大于一年,不能作为流动资产处理 |
三、固定资产的分类(2017年常用分类)
固定资产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按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如下:
分类 | 举例 | 特点 |
房屋及建筑物 | 办公楼、厂房、仓库 | 使用寿命长,折旧周期较长 |
机器设备 | 生产线设备、加工机械 | 用于制造产品,技术更新较快 |
运输工具 | 汽车、货车、船舶 | 用于物流运输,折旧率较高 |
办公设备 | 计算机、打印机、办公家具 | 使用频率高,更新换代快 |
其他固定资产 | 研发设备、实验仪器等 | 根据企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差异 |
四、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2017年,企业对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主要包括:
- 初始计量: 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
- 后续计量: 采用直线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
- 减值测试: 对于可能发生减值的固定资产,需定期进行评估;
- 处置: 当固定资产不再使用或出售时,需进行清理并确认损益。
五、固定资产的披露要求
根据会计准则,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应对固定资产进行充分披露,包括:
- 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
- 折旧方法及使用年限;
- 重大固定资产的购置与处置情况;
- 固定资产抵押或担保情况等。
总结
2017年,企业固定资产的定义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依据,强调其“长期性”、“实物性”和“经济利益导向”。企业在实际操作中,需严格按照准则规定确认、计量和披露固定资产,以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比性。通过合理的分类与管理,企业能够有效提升资产利用效率,支持持续发展。
项目 | 内容 |
定义 | 企业为生产、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年的有形资产 |
确认条件 | 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成本可靠计量、使用寿命超过一年 |
常见分类 | 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办公设备等 |
后续计量 | 初始计量、折旧、减值测试、处置 |
披露要求 | 原值、折旧、净值、折旧方法、重大变动等 |
以上就是【2017年对企业固定资产是如何定义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