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GBT2441.7-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7部分:粒度筛分法(全文及文档)】引发关注。GB/T 2441.7-2010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尿素产品粒度测定的重要方法之一,属于《尿素的测定方法》系列标准的第七部分。该标准主要规定了通过筛分法对尿素颗粒进行粒度分析的操作步骤、仪器要求、样品处理及结果计算等内容,适用于工业用尿素产品的粒度检测。
本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尿素产品的粒度测试流程,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产品质量控制和贸易提供科学依据。
一、标准主要内容概述
项目 | 内容 |
标准名称 | GB/T 2441.7-2010 尿素的测定方法 第7部分:粒度筛分法 |
发布单位 |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实施日期 | 2011年5月1日 |
适用范围 | 工业用尿素颗粒的粒度测定 |
测定原理 | 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对样品进行筛分,根据各粒级的质量百分比确定粒度分布 |
仪器设备 | 筛分机、标准筛、天平、干燥箱等 |
样品处理 | 预先干燥并混合均匀,取代表性样品进行测定 |
结果表示 | 以粒度分布百分比形式表示,通常分为大于某粒径、小于某粒径等区间 |
二、操作流程简要说明
1. 样品准备
- 取一定量的尿素样品,置于烘箱中在105℃±2℃下干燥至恒重。
- 混合均匀后,称取适量样品(一般为50g~100g)作为试验样品。
2. 筛分操作
- 将样品放入套筛中,按筛孔大小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 使用筛分机进行筛分,时间通常为5分钟~10分钟,视设备性能而定。
3. 质量称量
- 筛分结束后,分别称量各筛层上的残留物质量。
- 计算各粒级的质量百分比,得出粒度分布数据。
4. 结果计算与报告
- 根据筛分结果,统计不同粒级的含量,形成粒度分布表。
- 报告应包括试验条件、仪器型号、筛分时间、粒度分布数据等信息。
三、标准意义与应用价值
GB/T 2441.7-2010 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尿素产品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通过粒度筛分法,可以有效评估尿素颗粒的均匀性与流动性,从而为肥料加工、农业应用及化工行业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此外,该标准也为国内外尿素产品的质量对比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有利于推动我国化肥行业的标准化发展。
四、附录:典型粒度分布示例(模拟数据)
粒径范围(mm) | 质量百分比(%) |
>2.0 | 2.5 |
1.0~2.0 | 18.0 |
0.8~1.0 | 25.0 |
0.6~0.8 | 22.0 |
0.4~0.6 | 18.0 |
<0.4 | 14.5 |
> 注:以上数据为模拟示例,实际测试需根据具体样品和实验条件进行。
总结:GB/T 2441.7-2010 是一项重要的尿素粒度检测标准,其操作简便、数据直观,广泛应用于尿素产品的质量控制领域。掌握该标准的内容与操作流程,对于提升产品质量和行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就是【GBT2441.7-2010尿素的测定方法第7部分:粒度筛分法(全文及文档)】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