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溺水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新(5页)】一、活动主题
防溺水安全教育
二、活动目的
1. 提高学生对溺水事故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 掌握基本的防溺水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3.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的良好习惯。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5日(星期六)上午9:00—10:30
四、活动地点
学校多媒体教室
五、参与对象
全体七年级学生(约200人)
六、活动准备
1. 教师提前制作PPT课件,内容包括溺水案例、预防措施、急救方法等。
2. 准备相关视频资料,如溺水事故现场、游泳安全宣传片等。
3. 准备一些防溺水宣传手册和小礼品,用于互动环节。
4. 安排两名体育老师协助进行模拟演练。
七、活动流程
第一部分:导入(10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溺水事故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 引导学生讨论:“你是否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为什么会有人溺水?”
3. 教师总结:溺水是青少年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第二部分:知识讲解(20分钟)
1. 溺水的定义与危害
- 溺水是指人因吸入水导致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 夏季是溺水高发期,尤其是农村地区河流、池塘、水库等水域。
2. 防溺水的基本常识
- 不在无家长或老师陪同的情况下独自游泳。
- 不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避免盲目下水。
- 不在河边、湖边玩耍打闹,防止滑入水中。
3. 溺水后的应对措施
- 发现有人溺水时,第一时间呼救,不要盲目下水救人。
- 可以用长杆、绳子等工具进行施救。
- 若自己溺水,保持冷静,尽量仰浮,等待救援。
第三部分:情景模拟(15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溺水自救”模拟演练。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名学生假装溺水,其他同学模拟呼救和求助。
3. 体育老师现场演示正确的救援方式,并讲解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互动问答(10分钟)
1. 教师提出几个与防溺水相关的问题,如:“如果看到有人落水,应该怎么做?”“哪些水域比较危险?”
2. 学生举手回答,答对者可获得小礼品作为鼓励。
3. 教师总结常见误区,如“不会游泳也能救人”“去深水区玩更刺激”等。
第五部分:总结与倡议(10分钟)
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重点内容,强调“珍爱生命,远离危险”。
2. 发放《防溺水安全告知书》,要求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签字确认。
3. 发起“我承诺:远离危险水域”的签名活动,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安全承诺。
八、活动延伸
1. 班主任在班级群内发送防溺水知识链接,供家长和学生随时学习。
2. 组织一次“防溺水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 在校园内设置防溺水宣传栏,持续加强安全教育。
九、注意事项
1. 活动过程中注意秩序,确保学生安全。
2. 模拟演练时安排专人看护,防止意外发生。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意见,为今后改进提供参考。
十、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学生们对防溺水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今后将继续加强安全教育,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