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免疫组化指标及其意义】在病理诊断和肿瘤研究中,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它通过利用抗体与组织中的特定抗原结合,从而检测和定位细胞内的蛋白质表达情况。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的分类、分型、预后评估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中。以下是一些在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免疫组化指标及其意义。
1. CK(细胞角蛋白)
意义:
CK 是上皮来源细胞的标志物,常用于区分上皮性肿瘤与间叶性肿瘤。不同类型的 CK 表达模式有助于判断肿瘤的起源。例如,CK7 和 CK20 常用于区分胃肠道和泌尿道来源的肿瘤。
2. EMA(上皮膜抗原)
意义:
EMA 在多种上皮源性肿瘤中呈阳性,如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此外,它也常用于鉴别间皮瘤与转移性腺癌。
3. CD68
意义:
CD68 是一种巨噬细胞标记物,常用于识别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或单核细胞来源的病变,如某些肉瘤、巨噬细胞增生性疾病等。
4. S-100
意义:
S-100 蛋白主要表达于神经源性组织和黑色素细胞,因此常用于诊断神经鞘瘤、黑色素瘤等。同时,它也可用于鉴别某些软组织肿瘤。
5. Desmin
意义:
Desmin 是肌源性组织的标志物,常见于平滑肌、骨骼肌及心肌。其阳性表达有助于诊断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等。
6. Vimentin
意义:
Vimentin 是间叶源性细胞的标志物,常用于识别间质来源的肿瘤,如纤维瘤、脂肪瘤、肉瘤等。但需注意,某些上皮源性肿瘤也可能表达 Vimentin。
7. ER(雌激素受体)
意义:
ER 在乳腺癌中具有重要意义,阳性表达提示患者可能对内分泌治疗(如他莫昔芬)敏感,有助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8. PR(孕激素受体)
意义:
PR 通常与 ER 同时表达,是评估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反应的重要指标之一。
9. 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意义:
HER2 过表达见于约 15%-20% 的乳腺癌患者,这类患者可从靶向治疗(如曲妥珠单抗)中获益。因此,HER2 检测是乳腺癌诊疗中的关键步骤。
10. Ki-67
意义:
Ki-67 是一个反映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其表达水平越高,说明肿瘤细胞增殖越活跃,预后可能较差。常用于评估乳腺癌、淋巴瘤等肿瘤的恶性程度。
11. CD20
意义:
CD20 是 B 细胞表面标志物,常用于诊断 B 细胞淋巴瘤,尤其是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该指标也是某些靶向治疗药物(如利妥昔单抗)的适用指征。
12. CD3
意义:
CD3 是 T 细胞的标志物,常用于识别 T 细胞淋巴瘤或评估肿瘤微环境中 T 细胞浸润情况。
13. CgA(嗜铬粒蛋白A)
意义:
CgA 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标志物,常见于类癌、胰岛细胞瘤等。其阳性表达有助于确诊神经内分泌肿瘤。
14. Syn(突触素)
意义:
Syn 也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与 CgA 类似,常用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15. p53
意义:
p53 是一种抑癌基因产物,其异常表达(如强阳性)提示可能存在 p53 基因突变,常见于多种恶性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等。
总结
免疫组化指标在病理诊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对这些标志物的检测,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肿瘤的类型、来源、分化程度以及患者的预后情况。然而,免疫组化的结果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其他实验室数据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最可靠的诊断。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免疫组化与其他技术(如 FISH、PCR、NGS)的联合应用将为精准医疗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