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一个接一个》原文、教案及教学】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一个接一个》是一篇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洁生动的短文。它通过描述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引导学生理解“一个接一个”的含义,并学会在生活中有条理地安排事情。
一、课文原文
《一个接一个》
放学了,小明背着书包回家。他想:“我真想快点回家。”可是,路上遇到了红灯,他只能站在路边等。
到了家门口,他想:“我真想马上吃上妈妈做的饭。”可是,妈妈正在做饭,还要等一会儿。
进了家门,他想:“我真想立刻看电视。”可是,爸爸正在看新闻,他只好坐在沙发上等。
这时,妈妈说:“你先去写作业吧。”小明点点头,开始写作业。
写完作业后,他又想:“我真想玩一会儿。”可是,妈妈说:“先洗个澡再玩。”
小明一边洗着澡,一边想:“一个接一个,真有意思!”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一个接一个”的意思,学会用这个词造句。
- 掌握本课生字词,如“接、等、饭、看、洗”等。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情境创设和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耐心、有序地处理事情的良好习惯。
- 感受生活中的乐趣,懂得等待也是一种成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一个接一个”的含义。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经历,感悟文中蕴含的生活道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等’的情况?比如等红绿灯、等吃饭、等爸爸妈妈回家?”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出“一个接一个”的概念。
接着出示课题《一个接一个》,并让学生齐读课题,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8分钟)
1.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注意语速适中,语气自然。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3. 教师讲解生字词,如“接、等、饭、看、洗”等,结合图片或动作帮助学生理解。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0分钟)
1.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逐段分析。
- 小明放学回家,遇到红灯,只能等待。
- 到家后想吃饭,但要等妈妈做好饭。
- 第三段:想看电视,但爸爸在看新闻,只能等。
- 第四段:妈妈让他先写作业,他按顺序完成。
- 最后一段:小明明白了一个接一个的意义。
2. 提问引导:
- 小明为什么一个接一个地做事?
- “一个接一个”是什么意思?
-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
(四)拓展延伸,联系实际(7分钟)
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一个接一个”完成某件事的经历。
2. 教师举例:比如早上起床、上学、做作业、吃饭等,都是一个接一个的过程。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一个接一个”?这样有什么好处?
(五)总结升华(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强调“一个接一个”不仅是时间上的顺序,更是做事的一种方式和态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有条理、有耐心地完成每一件事。
五、板书设计
```
一个接一个
↓
等红灯 → 等吃饭 → 等看电视 → 写作业 → 洗澡
↑
一个接一个
```
六、课后作业建议
1.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用“一个接一个”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3. 观察生活,记录一次自己“一个接一个”完成的事情。
七、教学反思(教师参考)
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朗读理解、互动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引导他们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