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寻陆鸿渐不遇原文及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寻陆鸿渐不遇原文及赏析,急!求解答,求此刻有回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1 12:24:17

寻陆鸿渐不遇原文及赏析】唐代诗人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是一首描写友情与隐逸情怀的小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全诗虽短,却蕴含着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原文: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生涯。

杏树坛边路,斜阳暮色遮。

译文:

他家虽然靠近城郭,但小路通向桑麻地。

最近在篱笆边种了菊花,秋天到了却还未开放。

敲门却没有狗叫声,想离开时又不知他的去向。

杏树坛旁的小路,在夕阳下显得朦胧不清。

赏析:

这首诗是皎然在寻找好友陆鸿渐时所作。陆鸿渐即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家,后世尊为“茶圣”。他隐居于浙江湖州,远离尘世,过着清静的生活。诗人前去拜访,却未能见到他,于是写下此诗表达失落与感慨。

首联“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描绘了陆鸿渐居住环境的幽静与自然。尽管离城不远,但小路蜿蜒,通向田间桑麻,显示出一种远离喧嚣、亲近自然的隐士生活。次联“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借菊花象征高洁,暗示陆羽的品格,也点出时节已至深秋,但花尚未开,似乎也暗含诗人等待的失望之情。

第三联“扣门无犬吠,欲去问生涯”,写诗人来到门前,却没有狗叫迎接,这说明主人不在家,或家中无人。诗人本想再询问一番,却又不知如何开口,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惆怅。尾联“杏树坛边路,斜阳暮色遮”,以景结情,夕阳西下,小路被暮色笼罩,给人以朦胧、悠远之感,也象征着诗人离去时的落寞与思绪的绵长。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色和日常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令人回味无穷。

结语:

《寻陆鸿渐不遇》虽为一首寻人未果之作,却因诗人细腻的观察与深情的笔触,成为一首极具艺术价值的诗篇。它不仅展现了唐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反映了当时隐逸文化的精神风貌。读罢此诗,仿佛能感受到那片宁静的田园风光,以及诗人内心的那份淡泊与执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