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上课了》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了解课堂的基本规则,知道上课时应该遵守的纪律,如认真听讲、举手发言、保持安静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并践行课堂行为规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集体意识,增强对课堂秩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理解并掌握课堂基本行为规范。
- 难点: 如何将课堂规则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小贴纸、课堂规则卡片等。
-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每天早上上学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八课《上课了》,看看我们该怎么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
2. 新授内容(15分钟)
- (1)认识课堂环境
展示教室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上课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 (2)学习课堂规则
教师用简洁的语言讲解课堂规则:
- 上课铃响后,立即坐好,准备好课本和文具。
- 认真听老师讲课,不随意讲话。
- 有问题要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
- 不随便离开座位,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 (3)情景模拟
教师设置几个课堂常见情境,如“同学在说话”“老师提问没人回答”等,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正确的行为方式。
3. 巩固练习(10分钟)
- (1)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管理课堂?”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给予积极反馈。
- (2)课堂规则儿歌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自编的课堂规则儿歌,帮助记忆:
> “上课铃声响,快快坐端正,
> 听讲要专心,发言要举手,
> 静静听老师,人人都是好学生。”
4. 拓展延伸(5分钟)
- (1)课堂行为评价表
教师发放“课堂行为评价表”,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自我监督,记录自己每天的表现。
- (2)家庭互动
鼓励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今天的课堂规则,并请家长配合,在家中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 布置作业:画一幅“我眼中的课堂”图画,表达自己对课堂的理解和期待。
五、板书设计:
```
上课了
1. 铃声响起,迅速坐好
2. 认真听讲,不随意说话
3. 举手发言,声音响亮
4. 遵守纪律,做个好学生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对课堂规则的理解和认同。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课堂行为的持续引导与评价,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备注: 本教案为原创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不同班级的教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