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病例分析试题】在儿科临床实践中,病例分析是评估医学生和年轻医生临床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真实或模拟的病例,可以锻炼学生对疾病的认识、诊断思路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能力。以下是一道典型的儿科学病例分析题,旨在考察学员对常见儿童疾病的识别与处理能力。
病例
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3天,伴呼吸困难1天”入院。患儿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2℃,伴有轻度咳嗽,初期为干咳,后转为有痰。家长自行给予退热药及止咳药物,症状未见明显缓解。1天前出现呼吸急促,表现为鼻翼翕动、三凹征阳性,精神反应差,食欲下降。既往体健,否认慢性病史,无过敏史,未接种过肺炎疫苗。
查体:体温38.8℃,心率120次/分,呼吸频率40次/分,血压90/60mmHg。神志清楚,精神萎靡,面色稍苍白。双肺可闻及中细湿啰音,以双下肺为主。心脏听诊未见异常,肝肋下2cm,质软,脾未触及。四肢温暖,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5×10⁹/L,中性粒细胞占比85%,C反应蛋白升高。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两下肺可见斑片状阴影。
问题:
1. 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请列出主要依据。
2. 需要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3. 应如何进一步完善检查?
4. 初步治疗原则包括哪些?
参考答案:
1. 最可能的诊断: 急性支气管肺炎(细菌性)
依据:
- 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
- 肺部听诊有湿啰音;
- 血常规提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为主;
- 胸片显示肺部浸润影。
2. 鉴别诊断:
- 病毒性肺炎(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
- 支气管哮喘(但本例无喘息史)
- 肺结核(需结合结核菌素试验及病史)
- 肺脓肿(需结合影像学表现)
3. 进一步检查建议:
- 痰培养或咽拭子PCR检测病原体;
- 血液培养(如有高热不退);
- 结核菌素试验(T-SPOT.TB);
- 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
4. 初步治疗原则:
- 抗感染治疗:根据经验选择广谱抗生素(如头孢类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对症支持治疗:退热、补液、吸氧(如有缺氧表现);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转入ICU。
总结:
本病例体现了儿科常见病——急性支气管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和处理流程。在实际工作中,医生应结合病史、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同时注意鉴别诊断,避免误诊漏诊。对于病情较重者,应及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