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汉书(middot及张骞传》原文与译文)】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班固所著的《汉书》是一部极具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经典之作。其中,《张骞传》作为《汉书》中的重要篇章之一,详细记载了西汉时期著名外交家、探险家张骞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出使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伟大功绩。
原文: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年间,武帝欲通西域,遣骞以郎中使大月氏。骞行数岁,抵大月氏,而大月氏已为匈奴所破,遂留匈奴十余年,后乃得归。骞为人强力,有节,不辱使命,虽困于匈奴,未尝失其节。既还,天子问其所见,骞具言其地风俗、物产、山川之形胜,因言:“今欲通西域,宜先通大夏。”于是天子复遣骞,使西南夷,欲通身毒,而道阻绝,不得至。
骞之使西域,前后凡二十余岁,始卒,官至大行令。其后使者络绎不绝,中国与西域交通自此始。
译文:
张骞是汉中人。在汉武帝建元年间,为了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朝廷派遣张骞以郎中的身份出使大月氏。张骞出发后多年,才到达大月氏,但此时大月氏已经被匈奴击败,因此张骞被匈奴扣留十多年,后来才得以返回。张骞性格坚毅,有气节,不辱使命,即使身处匈奴,也未曾丧失自己的操守。回到汉朝后,汉武帝询问他在外的见闻,张骞详细讲述了当地的风土人情、物产以及山川地理的状况,并建议说:“如今想要开通通往西域的通道,应该首先打通大夏。”于是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前往西南地区,试图打通通往身毒的道路,但由于道路阻塞,最终未能成行。
张骞出使西域前后长达二十多年,最后去世时担任大行令一职。此后,汉朝不断派遣使者前往西域,中国的对外交流也因此开始频繁起来。
结语:
《张骞传》不仅记录了张骞个人的英勇事迹,更反映了汉代对外交往的重要历史背景。通过他的努力,中原与西域之间的联系得以建立,为后来的丝绸之路奠定了基础。张骞的精神——坚韧不拔、忠诚敬业,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