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寺南望阅读答案】《柏林寺南望》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诗人情感交融的古诗,作者通过对山林、云霞、钟声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析与阅读理解答案。
一、诗歌原文
> 柏林寺南望
> 唐·张祜
> 深山秋色晚,独步上高台。
> 露重衣裳湿,风清草木哀。
> 云从山下起,钟向寺中来。
> 一望千峰外,心随雁影回。
二、逐句赏析
1. “深山秋色晚,独步上高台。”
这两句点明了时间和地点:深山之中,秋日傍晚,诗人独自登上高台。一个“独”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
2. “露重衣裳湿,风清草木哀。”
秋夜寒露渐重,衣裳被露水打湿;风声清冷,草木仿佛也因风而低吟。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3. “云从山下起,钟向寺中来。”
云雾从山脚下升起,寺庙中的钟声传来。这句写景中带情,表现了人与自然、现实与宗教的融合。
4. “一望千峰外,心随雁影回。”
诗人极目远眺,只见群山连绵,心中思绪随着飞雁的影子一同远去。结尾一句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三、主题思想
《柏林寺南望》通过对深秋山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诗中既有对景物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四、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诗中“独步上高台”一句,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沉思,也暗示他可能在寻求心灵的安宁与寄托。
2. “露重衣裳湿,风清草木哀”两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答: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和对仗的修辞手法。“草木哀”将草木拟人化,赋予其情感;同时“露重”对“风清”,“衣裳湿”对“草木哀”,结构工整。
3. “心随雁影回”一句有何象征意义?
答:此句象征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也可能暗示他对自由、归隐或精神追求的向往。
4.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答:全诗情感基调为清冷、静谧,带有淡淡的哀愁与超脱之感。
五、总结
《柏林寺南望》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一幅秋日山景图,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与情感。它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抒情诗,值得细细品味与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