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科知识 > 精选范文 >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全诗翻译赏析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全诗翻译赏析,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07 19:37:50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全诗翻译赏析】在唐代众多描写中秋明月的诗篇中,白居易的《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以其细腻的情感与深沉的意境脱颖而出。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中秋夜的月色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故乡、亲友的思念之情,读来令人动容。

原文: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三五夜,月作半床辉。

今夜湓亭月,孤灯照客衣。

非惟忆妻子,亦欲问君知。

无由见清影,空对满庭辉。

译文:

往年中秋之夜,月亮洒下一半的光辉,映照在床前。

而今夜晚,在湓亭望着明月,只有孤灯照亮我的衣衫。

不只是想念我的妻儿,也想问问你是否安好。

可惜无法见到那清亮的身影,只能对着满院的月光独自叹息。

赏析:

这首诗以“望月”为题,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中秋之夜,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首句“昔年三五夜,月作半床辉”,写的是往日中秋的温馨场景,月光洒满床榻,象征着团圆与安宁。而“今夜湓亭月,孤灯照客衣”则描绘了如今独自一人在湓亭(地名)过节的情景,月光依旧明亮,但陪伴他的只有一盏孤灯,突显出一种凄凉与寂寞。

接下来两句“非惟忆妻子,亦欲问君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不仅思念家人,还希望向远方的朋友传达自己的心声,表现出一种深切的人际关怀。

最后两句“无由见清影,空对满庭辉”,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渴望看到那熟悉而清亮的月影,却终究无法实现,只能面对满庭的月光,独自沉思。这种“望月不得”的无奈,正是全诗情感的核心所在。

总结: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虽篇幅不长,但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白居易在中秋佳节时对亲情、友情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对过去与现在、光明与孤独的对比,抒发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念,是白居易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