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教科版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铁块生锈
B. 水结成冰
C. 树木生长
D. 火车行驶
2.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
A. 千米
B. 米
C. 厘米
D. 毫米
3.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 视线与刻度尺垂直
B. 刻度尺未对齐物体
C. 读数时眼睛正对刻度线
D. 只需估读一位数字
4. 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速度( )
A. 不断变化
B. 保持不变
C. 先增大后减小
D. 无法确定
5. 甲、乙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分别为3m/s和5m/s,那么它们的运动快慢关系是( )
A. 甲比乙快
B. 乙比甲快
C. 一样快
D. 无法比较
6. 下列不属于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 改变物体的形状
B.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使物体静止
D. 使物体发生形变
7.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无关
C. 重力只作用在地面上
D. 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球中心
8.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 )
A. 弹簧越长,拉力越大
B. 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C. 弹簧的长度与拉力成反比
D. 弹簧的弹性与拉力无关
9. 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关系是( )
A. 大小不等
B. 大小相等
C. 与质量有关
D. 无法确定
10. 下列现象中,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 跳远时起跳后身体仍向前运动
B. 推车时车不动
C. 汽车刹车后慢慢停止
D. 投掷出去的铅球继续向前飞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1.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________。
12. 力的三要素是 ________、方向和作用点。
13.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________ 的。
14.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_。
15.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取决于所选的 ________。
16. 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它受到的重力是 ________ N(g=10N/kg)。
17.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先观察 ________ 和 ________。
18. 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1分钟内行驶的路程是 ________ m。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9. 为什么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请举例说明。
20. 什么是惯性?为什么乘车时要系安全带?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
21. 一辆自行车以5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2分钟,求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2.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4kg,求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10N/kg)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C
4. B
5. B
6. C
7. A
8. B
9. B
10. A
二、填空题
11. v = s/t
12. 大小
13. 相互
14. 地球
15. 参照物
16. 20
17. 量程、分度值
18. 600
三、简答题
19.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为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后者也会对前者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例如:人推墙时,墙也会给人一个反作用力。
20.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乘车时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急刹车时人体由于惯性向前冲撞而受伤。
四、计算题
21. 路程 = 速度 × 时间 = 5m/s × 120s = 600m
22. 重力 = 质量 × g = 4kg × 10N/kg = 4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