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墙抹灰技术交底-20210320161929】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某住宅楼内墙抹灰施工项目,涉及多个楼层的室内墙面处理。本次技术交底旨在明确抹灰施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规范与相关施工标准。
二、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 水泥:采用32.5级及以上普通硅酸盐水泥;
- 砂子:使用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颗粒均匀;
- 墙面基层处理剂:用于增强抹灰层与墙体的粘结力;
- 其他辅材:如界面剂、防水剂等根据设计要求选用。
2. 工具准备
- 铁抹子、木抹子、刮尺、水平仪、靠尺、喷雾器等;
- 安全防护用品:安全帽、手套、护目镜等。
3. 作业条件
- 墙体结构验收合格,无明显裂缝或空鼓现象;
- 施工环境温度不低于5℃,且通风良好;
- 所有门窗框安装完毕,预留洞口已封堵完成。
三、施工工艺流程
1. 基层处理
- 清除墙面浮灰、油污、松散物等杂质,确保基层清洁、平整;
- 对于混凝土墙面,应进行凿毛处理,增强粘结力;
- 墙面如有凹凸不平处,应先用砂浆找平。
2. 弹线定位
- 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弹出水平控制线和垂直控制线;
- 在墙面上标出抹灰厚度线,确保抹灰层厚度均匀。
3. 挂网处理
- 对于不同材质交接处(如砖墙与混凝土墙),应铺设钢丝网或耐碱玻纤网格布,防止开裂;
- 网格布应覆盖在接缝两侧各不少于100mm。
4. 打点冲筋
- 在墙面适当位置设置灰饼(即抹灰厚度标记),间距不超过1.5m;
- 用砂浆冲筋,形成基准线,作为抹灰的参考依据。
5. 抹灰施工
- 抹灰前用水湿润墙面,但不得有积水;
- 分层抹灰,每层厚度控制在8~12mm之间;
- 第一层抹灰后,待其初凝后再进行第二层抹灰;
- 抹灰完成后,应用木抹子搓平,再用铁抹子压光。
6. 养护与成品保护
- 抹灰层完成后,应在24小时内进行洒水养护,保持表面湿润;
- 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 抹灰未干时,严禁碰撞或踩踏,避免造成损坏。
四、质量要求
1. 抹灰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无空鼓、开裂现象;
2. 表面应平整、洁净,阴阳角顺直;
3. 抹灰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得超过±5mm;
4. 各种预埋件、管道孔洞周边应抹灰严密,不得留有缝隙。
五、安全文明施工
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严禁酒后上岗;
2.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材料堆放有序;
3. 高空作业时应系好安全带,做好防坠落措施;
4.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用电安全,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六、注意事项
1. 雨天或大风天气应暂停施工,防止雨水冲刷或风沙影响质量;
2. 不同批次的水泥、砂料应分开存放,避免混用;
3. 抹灰施工前应进行样板施工,经监理及建设单位确认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七、总结
内墙抹灰是建筑装饰工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整体装修效果和使用功能。通过本次技术交底,明确了施工要点和操作规范,希望各施工人员严格按照交底内容执行,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技术交底人:XXX
——审核人:XXX
——日期:2021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