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亲爱的小鱼》教案设计】一、活动名称:
《亲爱的小鱼》
二、适用年龄:
大班幼儿(5-6岁)
三、活动目标:
1.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故事理解与复述,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2. 情感体验:感受故事中“小鱼”与“我”之间真挚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关爱意识。
3. 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和表达,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度。
四、活动准备:
- 故事绘本《亲爱的小鱼》
- 小鱼图片或手偶
- 背景音乐(轻柔的钢琴曲)
- 白板、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 情感卡片(如“开心”、“难过”、“感动”等)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用温柔的声音讲述一个简短的小故事:“有一天,我在河边发现了一只小鱼,它好像很孤单……”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激发兴趣。
2. 故事讲述(10分钟)
教师借助绘本,生动地讲述《亲爱的小鱼》的故事,注意语速适中,语气富有感情,适时提问:“你觉得小鱼为什么这么喜欢‘我’?”“如果你是小鱼,你会怎么对‘我’说呢?”
3. 师幼互动(10分钟)
- 角色扮演:请幼儿选择扮演“我”或“小鱼”,模仿对话,增强参与感。
- 情感分享: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如“我觉得小鱼好幸福”、“我也想有一只属于自己的小鱼”。
4. 创意延伸(10分钟)
- 绘画活动:让幼儿画出自己心中的“亲爱的小鱼”,并讲述画中的故事。
- 语言表达:鼓励幼儿用一句话描述自己与小鱼之间的故事,如“我的小鱼会唱歌”。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朋友之间要互相爱护、关心”。同时,建议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阅读类似绘本,延续情感教育。
六、活动评价:
-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其语言表达与情感理解能力。
- 通过绘画作品了解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方式。
七、活动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以故事为载体,结合语言表达与情感体验,符合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更多互动形式,如情景剧表演或小组合作,进一步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