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匆匆》((6页))】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
- 学习并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体会语言的优美与情感的真挚。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朗读、品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感受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无奈与惋惜,激发学生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意识。
-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细腻描写,体会文章的情感基调。
- 难点:感悟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层思想,体会“匆匆”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朗读音频、相关图片资料。
-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朱自清的相关资料,思考时间与人生的关系。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5分钟)
- 通过提问引入:“你有没有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为什么?”
- 展示一些关于时间流逝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兴趣。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 提问: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 字词学习(10分钟)
- 学习文中重点词语,如“徘徊”、“凝然”、“遮挽”等。
- 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并进行造句练习。
4. 初步交流(5分钟)
- 分组讨论:你从文中感受到了哪些情绪?有哪些句子让你印象深刻?
第二课时
1. 精读课文,深入分析(15分钟)
- 分段朗读课文,逐段分析作者如何描写时间的流逝。
-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品味语言,体会情感(10分钟)
- 选取重点句子进行赏析,如“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句子带来的感受。
3. 情感升华(5分钟)
-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思考时间的重要性。
- 讨论:我们该如何珍惜时间?怎样让生命更有意义?
第三课时
1. 拓展延伸(10分钟)
- 拓展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如《背影》《荷塘月色》,感受其写作风格。
- 播放相关朗诵视频,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 写作训练(15分钟)
- 布置小作文题目:“我眼中的时间”或“时间的脚步”。
-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对时间的理解与感悟。
3. 总结与反馈(5分钟)
- 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收获与困惑。
五、板书设计
```
《匆匆》
——朱自清
时间流逝:无声无息
情感表达:无奈、惋惜
语言特色:比喻、拟人
人生思考:珍惜当下
```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激发了学生对时间的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语文课堂更具感染力与启发性。
---
备注:本教案为原创内容,符合教学实际,适合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使用。